最近三年来,塘租天珠三角地区作为中国水产养殖的全线核心区域,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暴跌行业震荡。曾经“寸土寸金”的广东鱼塘租金,从每亩超万元甚至数万元的鱼塘严重养殖养潮“天价”跌至千元以下仍无人问津,流拍、虾塘弃拍现象频发,流拍临这种情况在2025年初仍在延续。
据了解,作为南美白对虾养殖主产区,江门新会大鳌和珠海斗门莲洲等地,由于虾价低迷,塘租由前几年最高峰8000-9000元/亩▪年,跌到现在2000-3000元/亩▪年。这场由水产品行情低迷、养殖成本高企、资本退潮引发的连锁反应,折射出传统水产养殖模式的困境与转型的迫切性。
佛山三资平台小程序上部分流拍鱼塘。
塘租从“天价”到“腰斩”
大集团也承受不了行情亏损
2015至2019年,珠三角鱼塘因加州鲈、生鱼、南美白对虾等品种的高利润行情,塘租一度被炒至3.5万元/亩▪年,部分区域甚至出现33万元/亩的极端案例。然而,2023年起,这一繁荣景象急转直下。以佛山为例,2024年部分鱼塘起拍价从2000元/亩降至1000元/亩仍多次流拍,个别区域塘租暴跌至670元/亩仍无人接手。中山、江门、珠海等传统养殖重镇同样面临发包困境,村集体不得不反复调整招标策略,但效果甚微。
记者在佛山三资平台上搜索发现,2025年元旦以来弃拍和流拍的鱼塘比成交的鱼塘量要多得多。其中,2月5日春节开工以来,流拍的鱼塘宗数就高达87宗,仅2月6日一天就流拍了41宗。弃拍和流拍的塘租价格低则几百元,高则3000-6000元/亩▪年,多数在3000-4000元/亩▪年之间。其中有些鱼塘竞拍成功后,在公告期内因承租人未签署合同而最终流拍。
佛山三资平台小程序上部分弃拍鱼塘。
佛山三资平台小程序上即将报名竞拍的鱼塘。
鱼塘堪称水产养殖业的“核心资产”,其价格波动直接映射行业冷暖,犹如市场行情的精准风向标。最近三年的塘租价格变化,直接源于水产品价格的“滑铁卢”。2023-2024年,长期的消费低迷让水产品行情低迷的情况更为严峻,市场供过于求的恶性循环下,养殖户投苗信心锐减,存塘量积压严重,进一步加剧了行业危机。
佛山禅城阿杰的养殖场周边有1000多亩鱼塘,原来都是养殖加州鲈,但因为连续两年加州鲈行情低迷,2024年就有三分之一鱼塘丢荒或重投失败。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生鱼养殖行业,2023年珠三角生鱼养殖户超八成亏损,单塘亏损可达50万元。虽然2024年养殖成本有所下降,但大多养殖户仍然难逃亏本的厄运,有养殖户亏损高达1.5元/斤。就连曾经大手笔布局生鱼养殖的海大集团,高峰期养殖面积高达1.5万亩以上,但仅2023年海大集团生鱼养殖板块亏损就超3亿元,2024年底透露出,接下来要减少生鱼养殖面积和投入。
规模化的上市公司尚且不能承受行情波动带来的亏损,何况身单力薄、将全部身家押宝鱼塘的普通养殖户呢?
多重因素承压
养户合谋“弃养”
最近三年,饲料、动保、人工等成本持续攀升,而鱼价却未能同步上涨。以加州鲈为例,2023年养殖成本高企,市场价一度跌破成本线;生鱼养殖户更因饲料系数高、病害频发陷入“越养越亏”的怪圈,有养殖户表示“三年亏一次,一亏亏三年”。叠加环保压力(如尾水处理要求)和极端天气影响,散户的资金链不堪重负。2024年,这种成本高企与利润缩水的两极分化更加明显,原本每逢节假日特别是春节价格都会拉涨,而今年却并非如此,生鱼、南美白对虾这些珠三角主养品种在春节前价格越走越低,虽然春节复工后虾价有所上涨,但仍然难以弥补此前亏损。
在2017-2019年期间,特种水产养殖品种(如生鱼、加州鲈)行情高企,养殖利润让人眼红,迎来全行业瞩目的快速发展,塘租价格也水涨船高。在这期间,在佛山勒流、杏坛、九江等养殖集中区,每每新塘发包,养殖户和行业外投资者争相角逐,抬高的塘租价格屡屡刷新历史纪录。然而,过去依赖高塘租获利的村集体和塘主,如今面临租金收入锐减的窘境。部分投资者因亏损选择“弃包”,甚至不惜违约退出,导致大量鱼塘被迫重新招标。前期涌入的投机性资本正在加速撤离。
去年,佛山顺德就有个别村的承租户,由于水产品行情不好,在上一个合约期还有一年的时候,合伙将鱼塘丢回村委弃养。“意图就是逼迫村委降价重新竞投”,佛山顺德一位资深业内人士透露,最终重新发包的塘租由原合同的7500元/亩▪年下降到5500元/亩▪年,“对于村集体而言,宁愿少收,总比失收好。”据悉,这样弃养和流拍的情况在去年上半年和年中特别多。
品种结构失衡与市场风险过度依赖少数高利润品种(如加州鲈、生鱼)的单一养殖模式,放大了市场波动风险。最近两年,生鱼、加州鲈投苗量减少,叉尾鮰、黄颡鱼等品种也因病害和饲料问题导致盈利困难。与此同时,草鱼、罗非鱼等传统品种虽饲料成本下降,但消费端需求疲软,难以支撑行业复苏。
发展“养殖+旅游”新路径
绿色渔业与产业升级的探索
面对危机,行业内部与政策层面正寻求破局之道。广东省人大代表周睿东提出,要推广生态健康的养殖模式,如通过多营养层级立体养殖(如鱼-贝-藻共生)、稻渔综合种养等模式,减少污染并提高资源利用率。
作为水产养殖重地的珠三角,又该如何突围呢?有人表示,利用部分弃养鱼塘转型为休闲农业项目,探索“养殖+旅游”的新路径也是不错的办法。对此,一位佛山驻村的大学生村官表示赞同。他认为,以“桑基鱼塘”为代表的农业生态是珠三角独有的风景线。目前除了杏坛镇、均安镇、九江镇还有大片鱼塘外,传统农耕空间被建设用地扩张浪潮吞噬。如此发展下去,下一代将失去接触传统农耕文化的机会。"我们需要在发展中找到平衡点,为子孙后代保留一些'泥土气息'。"通过“养殖+旅游”的新路径,养殖与增收两者兼得。
如今大量仍然“躺在库里”的鱼塘,如何流转起来?有经验表明,扩大政策性水产养殖保险覆盖面、构建渔业大数据平台、推动产销对接等措施或有力推动进程。例如,佛山市通过“三资”智慧云平台公开招租,增强鱼塘流转透明度,但短期内仍需应对存量鱼塘的消化难题。
阵痛之后,行业能否迎来新生?塘租暴跌与弃养潮本质上是市场规律的自我调节。短期来看,行业洗牌导致阵痛不可避免;长期而言,这或许是淘汰落后产能、重塑健康业态的契机。未来,珠三角水产养殖需从“量”向“质”转变,通过品种多元化、技术升级、产业链整合,重建可持续的盈利模式。正如业内人士所言:“塘租回归理性,正是行业走向良性发展的必经之路。”
来源:南方农村报
作者:郑燕云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为鼓励中小学教师对实验方法和教学设计进行改进创新,在教学中为学生创造更丰富科学的实验情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安徽省于近期举办了全省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大赛。 ...
亮“眼”登场!高州龙眼闪耀粤海天河城全国22屏_南方+_南方plus南国珍果,入伏始熟,“龙”的传人,接“荔”甜蜜!7月14日,夏日限定水果高州龙眼携手粤海天河城以及南方农村报,在广州、深圳、天津等国 ...
田雯:合家西行,播撒民族团结的文化种子|广东援疆教师风采录④_南方+_南方plus近期,喀什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03班的《古代文学与中学语文》结课,这也是广东援疆教师田雯在疆期间的最后一堂课 ...
引擎低鸣,旌旗飘扬!发车指令划破长空,百台纯电矿车如铁甲洪流,直指苍茫矿山——临工重机以雷霆之势,宣告新能源矿山装备的规模化落地再迎新突破。百台纯电矿车发车仪式8月11日,临工重机百台纯电矿车发车仪式 ...
广东农事运动会乡村直播大赛:邀您发现和众创乡村价值_南方+_南方plus7月20日,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东省乡村振兴局主办的2024年广东省第一届农事运动会系列活动——广东乡村直播大赛将正式发布,超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2021年4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以下简称《反食品浪费法》)。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严格执行《反食品浪费法》,把制止 ...